返回
第1023章 043 嘉庆皇帝的那点微不足道的爱好
首页
更新于 2025-11-16 15:32
      A+ A-
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
    琉球这年是来入贡的,但是他们来的时间比较早。
    朝鲜使臣来的就比较晚了,他们到了冬天才到达。
    不过这些人叽叽咕咕,前毂辘转后轱辘不转思密达的时候,索洛维约夫还住在王府里面。
    他也知道,嘉庆皇帝有些爱好的。
    这种朝贡国来了的时候,不过是面子上的事情。
    以前洪亮吉喷他的时候,他可是真的冤枉。
    虽然嘉庆一直都爱好戏曲,据说鉴赏水平很高,编戏的能力也很不错。
    但那都是当王爷的时候,偶尔才有的一点小爱好。
    无论是他作为嘉亲王的时候“历练”,还是当了皇帝以后,头三年多战战兢兢的陪着太上皇,加上现在作为皇帝的存在。
    这戏曲上的事情,他就没时间管,也就逢年过节的时候,偶尔会去听一听。
    他可是知道李存勖那是怎么丢了天下的,清朝的皇子在这个时期教育还很严格,至少书读的多。
    嘉庆在个人爱好上面,也就很收敛了。
    洪亮吉当初的折子,也不知道喷的是嘉庆还是嘉靖。
    因此,在招待外国使者的时候,嘉庆皇帝倒是也喜欢听戏,这种招待活动也就这个最解乏了。
    而索洛维约夫前一次入见以后,来到京师的各国使团,陆续也放开了活动,允许上街。
    但是只有使团的首脑携带随从,这种时候和住所招待的官员打个招呼就行了,算是记录在案,知道他们出行了。
    其余人等,那是需要提前请示的。
    而索洛维约夫现在虽然想带着老婆逛街,但是卡佳肚子里揣着一个。
    俩孩子呢,庆郡王的福晋和十公主又很喜欢他们两个,因此一直都在那里。
    米赫丽玛还要留下来照顾卡佳,她是不放心王府的这些仆人。
    还有点奇怪的想法,那就是东方人并不懂怎么照顾欧洲人,而且语言容易不通。
    米赫丽玛多少有点语言天赋,她和王府中下人交流,可要比卡佳自己来的顺畅的多。
    甚至在王府的奴才丫鬟看来,这位洋人家的“侧福晋”,倒是办事妥当,对下人也宽容,可是自家的主子,王爷倒还好.
    多少是有点理解歪了,但这种理解,倒也没有太多的偏差。
    而索洛维约夫自己,也只能领着二弟安东出门。
    兄弟两个平日里在一起的时候少,这一次倒是难得的相聚。
    因为回去安东还打算结婚,因此索洛维约夫也不会留他在预计的使馆或者广东的商馆帮办。
    那是以后的事情,现在要紧的,倒也是在京城里跑一跑关系。
    但洋人这样在街面走,总是要引起围观的。
    索洛维约夫还是比较想去戏园子,负责接待的奕毓听了以后,倒也有些头疼。
    “二位要是去戏园子的话,未免”
    “怎么了?”
    “难说!”
    奕毓还真是十四爷的后代,他说句难说,意思倒是不一样的。
    还是有些为难,不过索洛维约夫也知道怎么回事。
    “不过是去听戏,看哪一处的戏园子里,有些好曲目,听来就是了。而且本官又不缺银子,进园子听戏又有何不可呢?”
    安东在一旁还帮腔:“兄台有所不知,我大哥最喜欢听戏,都是随君上去剧院熏陶来的。”
    这小子,因为自己,明明比奕毓小了十多岁,但是超级加辈。
    “而且,一起去听戏,又有什么不好?”
    说起来,还是嘉庆年间,皇帝管的比较紧,这会儿对于宗室有《宗室训》。
    奕毓还是在任官,那些限制级别的场所是不能去的,去了不光丢官还要去宗人府。
    而戏园子么,能不去,尽量还是不去。
    他那个堂弟奕山,都是一个高祖父那里出来的,现在还没有授职,倒是有时候去戏园子。
    这倒也不算啥大事,但毕竟他是在任官。
    但这种事情,倒是永璘发话了。
    人家是王爷,不听是不行的。
    再说这种招待外宾,对方提出的要求又不过分,自然是可以去的。
    于是,奕毓就带着索洛维约夫兄弟两个到街上来转悠。
    他是体会到了,这位爷确实也是有钱,荷包里从来就没断了双头鹰洋。
    “就是这里,您这一枚鹰洋,也够吃上很长时间了。”
    “兄台一路帮衬,我大哥也是略表心意。”
    这对兄弟,显然作为大哥的这位,官话不仅标准,而且还能讲圣人之言。
    这个弟弟呢,说话就有些市井气,两个人区别还是不小的。
    没办法,安东从小就是按照继承家业的标准来培养的,多少是愿意和钱打交道,也喜欢说场面话。
    从酒楼这里吃饭出来,奕毓便把兄弟二人带到了三庆班这里。
    “若是以将军平日喜好,大概这里还是最合适的了。今日贴了牌子,还是班主高朗亭要贴一出戏来.”
    高朗亭是班主,徽班进京的时候他就是班主了,执掌三庆班多年。
    现在因为年纪渐长,倒是很少演出,不过有人邀约的时候,倒也不好回绝。
    索洛维约夫也听了奕毓讲的,高朗亭这班主,也是工旦角的。
    最擅长的剧目是《傻子成亲》,可能按照徽班的原产地来说,也是当地的传统。
    但是人家演的很好,哪怕是中年男人已经发福了,但是在戏台上的表演还是很出色的。
    进到院子里,奕毓还真就看到了奕山,还给索洛维约夫介绍。
    安东这小子自来熟,和奕山年岁差距就小了不少,他这会儿还作揖呢。
    是没看到大哥那便秘一般的表情,这就是宗室派去和英夷对抗的卧龙凤雏之一。
    但也不能怪奕山,他去西北军前效力的时候,和老将杨芳都没有见过英夷这种架势。
    如今他这边拱手,一听说是嘉庆帝特别招待的俄国使臣,倒也恭敬起来。
    “不知是俄国正使来到,有失远迎。”
    “在此处也是凑巧,我不过是喜欢听戏,就到这里来看看。不想班主今日贴戏,自然也要一观。”
    “今日这出戏好啊,比往日有些不同。”
    “那是什么戏啊?”
    奕山解释了一遍,索洛维约夫也就知道了。
    因为徽班和秦腔在京城里是竞争对手,但又互相学习的关系,因此徽班这边也会学习秦腔的优点。
    过去秦腔艺人被赶出京城的时候,也不免会有些需求,徽班本来也占了优势,但是也要兼容别人家的长处。
    但这个时候就出现了大探二,索洛维约夫都觉得有点早。
    可是电视剧里和大人还在唱三家店呢,那都能播出来。
    虽说和大人唱昆曲,那是肯定没有错的。
    太子爷自然也不会手上有钢鞭,索洛维约夫这个也是知道的。
    他眯着眼睛坐在前排,自然也是挺好的一位置。
    只不过两边坐了两个清朝宗室,其中一个还是现任官,翻译科进士出身,这就有点热闹了。
    “今天下面怎么还来了两个洋人啊?”
    总是有人感觉到好奇的,这些演员在后台,就在帘子后面看着。
    “你们也别在那里瞅着外面,都过来归置行头。”
    这些人才散开,至于前面坐了两个洋人,观众倒也没有大惊小怪。
    今天这一场来的呢,在城里也是不少有身份的主,那些拿着铁杆庄稼的。
    他们自然也知道皇上最近接见过上贡的洋人,他们在这里还不走了,似乎还要住下来,等到开春才返程。
    “得瞅瞅这样人是怎生的相貌,嘿!”
    说的时候倒也巧,索洛维约夫这面相,看起来就漂亮。
    他要是打扮过以后,也不容易给看出来。
    “这倒是有趣啊,这洋人身着绿衣,这一脑袋毛,还是个绿眼睛,倒是鼻子不见多大。我爹当差的时候,见过那英吉利国来的,鼻子就要比这位大,端的是好样貌。要是高班主年轻些岁数,扮上或许能给盖下去。”
    索洛维约夫确实也是眉清目秀,哪怕都三十多岁了,也是如此。
    他这边坐在下面,看到台上归置出来的,就知道是要演宫廷戏。
    清朝的戏台子上,倒是不怎么禁止明朝官服的出现。
    甚至于这会儿出来列在两班,官员打扮的,也看着是大明朝的样子。
    但番邦的人要是出来了,那就是另外一回事。
    今天这出戏,不少观众也是奔着高朗亭来的,毕竟他现在也不怎么演出了。
    他要是来了,就是现在场上这样,名旦变名蛋,可能肘子吃多了的状态,也一样受追捧。
    毕竟他的戏演的好,这一颦一笑,和女人似乎也没什么区别。
    如今呢,也就是富态了一些。
    但这秦腔移植过来的戏,就是会有点奇怪,和历史他就贴不上。
    索洛维约夫读书多了,难免也会有这种疑问。
    “将军有所不知啊,这秦腔当中的戏,自来就是这样。您虽然是洋人,是俄罗斯国使臣,也读了圣贤书,您是不知道这京城里的爷们,不像是您这样读书多的,他们不计较这个,唱的好,演的好才是实在的。”
    “原来如此。”
    听了奕山的介绍,索洛维约夫也没有多言语。
    这货现在还这么闲,换成奕毓都已经翻译科作为特殊人才进入官场了。
    他是到了三十岁上才成了三等侍卫,以后打张格尔的时候也是从军的。
    然而看不出来,他有什么本事。
    索洛维约夫倒也不管这个,他在下面听戏,这节拍居然都能跟得上,还在大腿上拍打着节奏。
    这样下来,倒是让观众看着台上,回头还要注意台下。
    洋人里也有懂戏的?
    真是大千世界,无奇不有。
    皇上是整天勤政,没有这些个功夫听戏。
    但是人家懂戏啊,从宫中传出来的消息,也是皇上经常会过年的时候编排。
    这洋人也懂戏,难怪皇上会特别召见,留在京城里过冬。
    京城里这些吃铁杆庄稼的,还有外城的平民,这里面吃瓜群众还是特别的多。
    至于台上的演出么,有的人在这里,他也是飞毛巾板的。
    主打的就是一个,混乱还热闹。
    “二位爷是初次来这里听戏吧。”
    “是啊。”
    “我们班主方才退到后面,倒是提起来爷是前儿日子皇上在长春园里招待过的,也是贵客,到我们这里来,也是我们的福分。这里就给几位爷献茶,还有新上的果子,几位爷还请笑纳。”
    “多谢小哥了。”
    索洛维约夫回礼以后,就继续等着看戏。
    甚至到一些地方,他下面还跟着来哼哼。
    奕山都吃了一惊,便对奕毓道。
    “这位爷居然还懂戏呢。”
    “他唱念坐打都会一些,在王爷府上住着这会儿,还会扮红娘呢。”
    “那也是好手段啊。”
    奕毓倒是正经的多,他不愿多讲这些事情。
    而奕山倒是有些好奇,他正好坐索洛维约夫旁边。
    “索军门,您倒是懂行啊。”
    “可惜久在海外,很少能够听到。”
    “那您在京城,都能自由走动了,还不多过过瘾。”
    “这倒是不必,前些日子听了不少。不过倒是缺一些戏码,您倒是听我说说”
    奕山听了以后,也点头称是。
    确实此时的戏曲,不少还是从三俗当中刚改良过来的。
    魏长生的秦腔班子,被赶出京城,就是嘉庆皇帝反三俗。
    而徽班这边呢,虽然也有点,但是因为他们一直都在向上进步,因此情况还好些,没有被皇上给扫了。
    索洛维约夫听到的戏码,倒也是历史比较悠久一些的。
    这也是从秦腔里改过来的,要是历史戏的话,那就需要有一定的知识和文化才能接。
    倒不是要求你必须得熟悉四书五经,就是历史故事怎么也要熟悉一些,这样才好。
    那些说书的,这还是不太够,要是水平可以的话,还需要有些个秀才举人给写戏码,这样水平才能提高起来。
    索洛维约夫把这个想法给旁边的人说了,都觉得有些道理。
    尤其是这些个旗人,都喜欢听三国戏,那是真正的对准了市场,精准的对着痛点来了一下子。
    至于其他的戏码,也都要从杂剧和小说里来,这样才能够受到观众的欢迎。(本章完)

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